小说如何思考:个人主义的限度(1719—1900) ePub MOBI
- 分类:小说文学
- 标签:小说  文学  研究 
- 作者: [美]南希·阿姆斯特朗
- 译者: 罗萌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年:2025.9
- 页数:256
- ISBN:9787521775655
- 作品简介:
小说在现代个体的形塑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文学又如何影响我们对自身及周围世界的认知?
《小说如何思考》是当今英美文学界最有影响力的评论家之一南希·阿姆斯特朗关于英国小说研究的重要著作。南希·阿姆斯特朗提出,小说的发展史与现代个体的形成史密切相关。小说塑造的主体形象展现出 智慧和意志,能一定程度改变社会秩序。一旦小说创造了这一形象,读者便可通过这种叙事理解自我,从而形成一种自我管理的主体。为了展示笛福、奥斯丁、司各特、勃朗特、狄更斯、艾略特、哈代、哈葛德和斯托克等作家的经典小说如何参与塑造、更新和延续个体形象的过程,阿姆斯特朗将这些小说与洛克、休谟、卢梭、马尔萨斯、达尔文、康德和弗洛伊德等思想家的著作进行对照。作者还借助阿尔都塞、福柯和德勒兹等理论家的观点,阐释了现代个体形成的复杂性。
在《小说如何思考》中,南希·阿姆斯特朗通过跨学科研究揭示了小说的发展史与现代个体的形成之间的关系作者指出,小说不仅是社会的镜像,更有一种强大的建构力量,它主动塑造了个人对自身身份及其在世界中位置的理解。小说不仅是个人主义的宣扬者,也是其局限性的揭示者;小说在塑造现代主体性的同时,也展现了其内在的矛盾与张力。
- 作者简介:
[美]南希·阿姆斯特朗
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杜克大学英语系教授,曾任耶鲁大学圣地亚哥大学等知名高校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聚焦于18 至 20 世纪英美小说、文学批评理论。代表作有《欲望与家庭小说》(Desire and Domestic Fiction,1987)、《摄影时代的小说》(Fiction in the Age ofPhotography, 1999).《小说如何思考》(How Novels Think,2005)等。
罗萌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小说、中国现代文论、通俗文学与文化。著有《通俗:大众视野与文类实践》,曾发表学术论文、影视及文化评论多篇。
- 上一书籍:大理一年
- 下一书籍:纸上战场:美国中情局涉华国际传播的信息遮蔽(1949—1972)




发表评论(审核通过后显示) 取消回复